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脑栓塞 > 疾病保健

13岁男孩突发脑梗,家长自责helli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416/6172003.html

人人一部手机已经成为常态

它让生活也变得便捷多彩

很多家长更是喜欢给孩子一部手机

因为就可以解放双手

做自己的事情了

人人欢喜

但是

这背后隐藏了很多问题

13岁男孩突发脑梗,身体像僵尸般停顿

不久前,浙江13岁男孩小田突然看东西重影。

过了一会后,身体像僵尸般停顿。

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稳。

医院,结果头颅MRI和CT均显示为:多发性脑梗死!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中风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常常继发于一些中老年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

没想到,却发生在小孩身上!

然而,这一切早有征兆!

在过去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颈椎病等,现如今也成了年轻人的常见疾病。

而这背后,却是无数父母都忽略的问题!

少年玩手机成瘾

想跳楼自杀只因手机被摔

前些日子回老家比较晚了,临近凌晨1点,在家门被活生生吓了一跳。

邻居孩子蹲在我家窗外的角落玩手机,白茫茫的屏幕的光反射到孩脸上,看着吓人,然而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注视,在那玩得全神贯注。

现在农村里平日里基本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大多外出城市打拼,所以很多农村家庭也没有安装WiFi。

一家有网,好几家邻居蹭,乡里乡亲的拒绝也说不出口,只要不影响自己用网,大家蹭网成为默认的模式。

第二天我问母亲,邻居孩子大半夜不睡觉,在外面蹭网玩手机,他的家人都不管他吗?

据母亲说,这个孩子已经12岁了,是我们村那一带远近闻名的“手机少年”,手机就是他的命,学也不愿意去上了,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各自外出打工,孩子就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管,可是年迈的老人哪里懂得教育孩子,只能提供孩子吃饱穿暖,想管也是有心无力。

村里八乡的远近闻名还是因为这个孩子曾经因为手机自杀过。

他父亲看他不顾学习,就把手机摔碎了,于是他就爬到自家楼顶要跳楼,还是邻居好说歹说,承诺给他买一个新的手机,他才肯下来。

后面,这孩子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听完我妈的叙说,同样身为家长的我,感到无比痛心,如果没有什么变数,这孩子基本上人生就“毁了”。

“手机成瘾”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成年人无法抵挡它的诱惑(大半夜熬夜刷剧、玩游戏的大有人在),平时在路上也经常看见很多人拿着个手机,边走边玩。更多的孩子也是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成年人尚有工作、生活压力的约束,而正在成长的孩子没有家长的好好教育,就极为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危害到孩子的生命。

上网一搜,不给手机就动不动威胁跳楼自杀的孩子,非常之多。

5月12日,南宁12岁孩子因家长没收手机,不让他玩,从楼顶一跃而下,不幸当场身亡。

5月15日,山东一名初中生用手机玩游戏被老师没收,回家后被发现坠亡。

6月6日头条新闻报道,一名中学生写下“遗书”爬上五楼阳台欲跳楼,他在“遗书”中写到:“妈,对不起,你们去生一个更好的吧,再见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

这些只是最近发生的,类似的新闻不计其数,百度搜索孩子玩手机跳楼,得到的相关结果竟然有个。

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事件,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还在成长的孩子啊。

这些玩手机成瘾的孩子已经不满足在家里玩,很多还把手机偷偷带到学校,老师管教没收手机,和老师大打出手,甚至从教学楼一跃而下……

花一样的年纪,本该最是浑身充满着朝气和阳光,学习成长的少年,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怕的是,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偏激和狂躁,动不动就要拿生命要挟他人,实在让人痛心。

现在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玩手机成瘾的孩子,学习力被严重破坏

中国儿童中心组织发布过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六成以上的孩子课外除了上辅导班,剩下的时间大部分都会拿来刷短视频、打游戏、网聊。

平时正常的上学日,待在室外的锻炼玩耍时间只有18.59分钟,但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是室外玩耍的两倍多。

不论上学日还是休息日,他们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都排在前三名。

像短视频以及一些手机游戏,更是在他们的喜爱程度上高居前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于那些阅读、体育锻炼、社会学习之类的校外活动更是表现得兴致缺少,唯独对于电子游戏热情不减。

沉迷于手机游戏带来最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孩子的时间被耽误了,家长的钱白花了,而是手机带来的轻松和愉悦让孩子们的兴奋阈值不断提高。

学习是极其枯燥的,要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是有难度的,而这样的乐趣在游戏中就可以轻易获得,谁还会费劲心思从学习里面找?

于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被严重破坏。

手机有多好玩,屏幕前的你我都心知肚明。这种满眼都是声、光、影的快乐,不需要任何思考,这样的诱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易让人沉沦,何况是自制能力还比较弱的孩子?

孩子对手机上瘾之后到底有多可怕?

一个完全沉浸在游戏世界里面的孩子,为里面的角色而痛哭,手机摔烂之后暴跳如雷。

一个输了游戏的孩子,变得狂躁、情绪激动,一直在哭。

11岁的孩子,为验证手机游戏里“复活”情节,带着妹妹一起去跳楼。

17岁少年,为感受游戏的快乐,40个小时不眠不休,最后被诊断成脑梗。

现在的父母,有时候急着自己做事情或者玩手机,直接就把手机丢给年幼的孩子自己玩耍,先不说对孩子以后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因此“自食其果”。

年龄尚小的孩子,经常会不计一切代价往游戏里面充钱,给视频主播打赏。

那个一线抗疫护士的孩子,妈妈辛苦攒下的10万块积蓄,他随手充进了手机里面;

一个11岁的姑娘,竟然当起了女主播的“妈妈”,给她所谓的哥哥姐姐,还有女儿们,打赏了万!

孩子以为的一组数字就买到了快乐,却不知这是他们父母用一辈子血汗换来的!

卷进去的是孩子,买单都是家长。

孩子们永远想象不到自己这个时候的放纵,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以及将来会过上什么样的人生。

孩子痴迷手机问题出在哪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给了答案。

“一句话,管晚了。”

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

往往在孩子10岁、6岁之前就已产生

李玫瑾教授强调在6岁之前,3岁前后对一定要对孩子说不。

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很重要一点,跟这之前父母的陪伴和管教缺陷密切相关。这种缺陷,往往在孩子10岁、6岁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3岁之前的多数孩子毕竟说话还不利索,还不能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

可3岁孩子的哭闹往往就带着目的性了。

李教授举了一个例子:

我一个同事说亲戚的儿子,稍不同意,啪~就往下躺,每次都是后脑勺先着地,把他们家大人吓得不行,问我怎么办?

我说坏了啊。

他说怎么坏了?

我说你们一定有过第一次没制止

同事问现在怎么办?

我说,当他如果再做这样的事儿,全家人都走开,走到另外一个屋,然后不理他,晒着他那儿,让他自己起来,绝对不要有人过去把他抱起来。

李教授还举了一个她自己的例子:

像我外孙,最开始玩手机,我第一次从他手里抢,因为要他不给啊,我说你不要玩了,他理都不理我,我叭~就给夺过来了,他夺过来照着我脸,啪~就一巴掌。

我也没说话,站起来我就走开了,瞪了他一眼我就走开了。他跟那儿生气,我也不理他。

因为他不天天在我这,只周末回来。然后我就在屋里干活,他看我半天,刚开始一直别着劲,后来就开始软了,软了以后就开始往我跟前凑合了,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因为他毕竟是孩子啊。

于是我开始回过头来看他,我说你刚才打我来着,你为什么要动手打人?你打人是不对的,如果你要跟姥姥和好,你得向我道歉。

他哪儿懂什么道歉啊,我也不理他,我说你得跟姥姥说对不起。他不说,不说我就不理他,最后他低着脑袋,我说你一定要学会说对不起。

后来他说了这三字,我才把他抱起来,然后告诉他,以后姥姥拿你的东西,你不许打我,你可以说,你说姥姥我还想再玩一会儿,姥姥我真的想玩儿,然后我告诉你为什么不能玩,咱们俩可以说话,但是你不能动手。

打那儿以后,孩子现在在我家特别听话,也就是说,他知道跟你商量了。

任何行为教育的第一次的最佳时机都在6岁之前。

而且,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让他觉得只要他伤害自己,你就会妥协,否则他就会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因为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孩子小时候你说不行,他顶多在地上打滚,但等他长大了,腿硬了,你再说不行,他就会离家出走,或者干脆告诉你:再不答应我就死给你看。

前文讲到的邻居孩子就是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看孩子可怜,小时候的要求都满足他,基本是没有人管他的,等到长大后父亲想管也管不了了。

李玫瑾教授强调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在孩子三到六岁的时候,要对他说“不”,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否则长大再想管就难了。

当孩子小时候拿哭闹来威胁你的时候,看他哭得激动时,你可以给孩子一点爱,比如给他擦把汗、抹把眼泪,但要坚定,不能妥协,孩子还想哭,就让他继续哭。等孩子哭得差不多了,你可以抱抱他,告诉他你仍然爱他,能理解他的心情,跟他说“以后有事情,可以好好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可以考虑你的要求,但是哭闹没用。”一次两次,孩子可能还是会使用哭闹要挟,但次数多了,孩子就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了。当孩子收起哭闹,好好跟你说的时候,李玫瑾教授提出要坚持“三比一”原则,即三次满足一次,让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是每次都给,避免形成变相妥协。这种交流关系一旦建立好,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你们俩的关系就好相处了,反之,则不然。

青春期的孩子少干预,多陪伴

李教授强调——

需要明确一点:如果一个人活得很快乐、很高兴,他就算玩网络,也不会很痴迷,痴迷的一定是回避现实的一些东西。

比如我们有些人为什么会陷于酒瘾,他可能失恋了,他为了摆脱痛苦,他才喝酒;他为什么沉迷游戏?因为他想不上学,上学不快乐,这里快乐。所以你要让他有别的快乐。李教授讲到了一个她身边的例子。我记得有一个记者和我讲,他高二的时候,迷上网络。他父亲很聪明,暑假的时候给他报了一个乒乓球班,不光让他学班,每周末他爸爸还会以看他进步到什么程度为由和他打,后来为了和他父亲比赛,他自己自然而然摆脱网络了。后来乒乓球打得也很棒,所以我讲,这就是聪明的父亲。李教授遇到很多家长来谈孩子玩手机的这个问题,特别是男孩家长。她就跟很多家长建议,让家长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不要一天到晚老问他具体做什么和干预他不让他做什么,让家长跟男孩聊点男人的事,比如聊点世界大战,聊点世界上的特有名的人,然后聊聊某一个战役,聊聊某一个武器,让孩子的视野更大一点,让他知道未来这个世界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说他首先有担当,有志向,有理想,这个男孩他成熟就很容易了。

当网瘾成行为问题,需外部力量

孩子的行为和他的心理,实际上也和成人的生理是一样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就是说,孩子当他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你要想矫正他的话,是不能着急的。有些网瘾戒除中心在这两年引起极大的争议,为什么?我们看新闻可以知道,他们会在孩子进去之后,把孩子铐在那里,这说明什么?他们想用最短的时间,把孩子改变过来,让他变得听话。这个方式显然是错的。李教授的观点是,当孩子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的时候,父母虽然要陪伴,但需要有专业的、有经验的人来介入,也就是外部力量来介入。并给有类似的问题的家长提个建议:第一,你辛苦一点,你先去走访他的老师,过去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向他们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怎么办?第二,医院的心理咨询部门,把孩子的问题跟他们来叙述一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你要心里明白,孩子现在有行为问题了,你不是简单粗暴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问题咨询清楚应该怎么办,然后在几种方案中,商量好,开始和孩子交流,你拿出时间来陪伴,一块儿努力,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肯定会改变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管教孩子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建立起了好根基将来才不用煞费苦心的再进行补救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辣妈好物推荐

推荐阅读

开张啦!厦门家长一定要带孩子来这个『夏日彩虹集市』,好吃好玩可摆摊!

一个举动,婴儿车秒变「危车」!厦门家长推婴儿车时千万不要做这个动作

不限户籍的好政策!人人领补贴,还可免费落户厦门读公办学校

厦门幼儿园昨报名,与往年大不同!这几点最扎心……

▍图文来源:爸妈世界、桌子的生活观、李玫瑾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似心

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点亮“在看”送给小编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jgb.com/nssbj/10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